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缩减至30亿元,释放了什么信号?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在资金面平稳跨过半年时点后,央行亿元央行在公开市场将每日的公开购缩逆回购规模降至30亿元,引发市场关注。市场释放什信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减至央行在7月4日和7月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亿元中标利率与前期持平。公开购缩
这是市场释放什信央行在2021年1月末以来首次将逆回购的规模降至100亿以下。
“央行缩量到30亿的减至确在意料之外,但实际影响这两天看还是央行亿元非常有限的,流动性还是公开购缩充裕的,利率的市场释放什信波动也是对后续央行态度是否变化的担忧。”某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称。减至
对于低量逆回购操作,央行亿元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公开购缩一是市场释放什信当前银行短期流动性呈现合理充裕略高态势,央行开展超额逆回购意义不大,缩量操作更多是稳定市场流动性预期;二是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容易导致央行控制力下降和债市杠杆率攀升,缩量操作下两者差值收窄利于央行控制力回归和降低金融风险。
该机构认为,重价不重量导向下,低量逆回购并非是央行开启货币紧缩信号,市场无需过多担忧。
国盛证券则认为,与2021年1月类似,央行当前也无意引导流动性更为宽松,可能一定程度上希望市场控制杠杆水平。但需要看到,当前和2021年1月面临完全不同的约束条件,当前处于经济复苏和信用扩张初期,不支持流动性趋势性收紧。
“央行30亿操作并非意味着流动性会趋势性收紧。当前基本面和信用状况并不支持央行收紧流动性。同时在财政存款继续下降、居民继续回补银行体系流动性情况下,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宽松。”国盛证券认为。
市场也有不同的声音。
信达证券在研报中提出,尽管这一操作带来的净回笼影响微乎其微,但从历史上看,央行反常的操作往往是资金宽松状态解除的征兆,如2020年5月26日,央行突然进行的100亿逆回购,以及2021年1月8日的50亿逆回购与1月13日的20亿。在当前的流动性宽松主要依赖央行支撑的状态下,央行的反常操作必须予以重视。
“从央行二季度例会来看,稳就业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央行更有可能是由于经济在6月后的边际修复,逐步减少对经济的支持,通过调降逆回购规模释放信号,引导资金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在目前债券市场最大的支撑因素来自于流动性宽松的状态下,央行的反常操作总体来看并不是有利的信号。”信达证券分析认为。
(责任编辑:知识)
- 今早北京路面交通基本畅通,地铁客流较平日下降明显
- 西安银行业绩失速连续一年半垫底城商行 个贷规模罕见缩减98亿利息中收两端承压
- 李泽楷旗下保险公司富卫集团二度冲刺港交所,这次能否闯关成功?
- 国资委就《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黑箱趋于透明,全球持续探索人工智能立法
- “第二贵”新股来了:237.5元高价一签难求后,弃购金额超5亿元
- 广汽集团回应并购恒大汽车:并没有这回事
- 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6.6%:消费、创新、开放拉动增长
-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 配偶短线交易公司股票 万安科技董事收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 国家发改委:近期蔬菜、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总体平稳运行
- 自然资源部:18.65亿亩耕地保有量已实现,耕地减少势头初步遏制
- “新兴市场投资教父”墨比尔斯:美联储将继续加息 直到高于通胀率
- 国联证券:首予金斯瑞生物科技买入评级 目标价49.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