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热评丨大为股份220亿跨界投锂 公告内容挑战商业常识

炒股就看,每经权威,热评专业,丨大公告及时,为股全面,份亿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跨界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评论员 胥帅
2022年12月28日晚,投锂挑战市值不到40亿元的内容(SZ002213,股价14.93元,商业市值35.23亿元)披露一个公告,常识称要投资约220亿元的每经锂电产业项目。更早的热评11月,大为股份参股公司大为弘德称,丨大公告要投102亿元的为股新能源车项目。
公司市值与项目大小,份亿这两件事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但是既然要投超百亿的新能源车,又要投220亿的锂电产业链,投资者当然要多问一句——你行不行啊?毕竟截至2022年9月末,大为股份只有1.1亿元的账面现金,还不够缴2亿元的协议履约保证金。
笔者认为,大为股份的公告挑战了商业常识。
首先是220亿锂电项目既涵盖锂矿采选、碳酸锂以及环保、尾渣处理项目,还包括锂电正极材料、锂电池相关生产项目。要把产业链最上游采选矿到中游电池的所有环节全部打通,无论是全球锂矿巨头雅宝,还是全球电池巨头,目前没有一家世界级的新能源企业能够做到。如果大为股份成功了,现在的“宁王”“锂王”都要靠边站。
其次是公司公告要建设年产4万吨碳酸锂生产项目,又要建一个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按照一个简单的换算公式,1吨碳酸锂需要8吨锂精矿,1吨锂精矿又需要5~6吨原矿,那么1吨碳酸锂需要40~48吨锂矿石。4万吨碳酸锂其实需要对应160万~192万吨锂矿,那为什么要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
再倒推一下,800万吨原矿采选能力对应的是16.67万~20万吨碳酸锂,再极限一点把原矿品味降低,算作15万吨碳酸锂。相比龙头锂企4万吨、2万吨甚至1万吨的产能,这15万吨碳酸锂的年产能简直是独一档的存在。
假设大为股份能建成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那上市公司需要回答:矿山资源从哪里来?
大为股份在公告中称,在省市县政府组织资源调查完成后,符合矿业权设置条件,由大为股份全额出资和桂阳县蓉城集团有限公司在桂阳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参与摘牌,项目公司参与含锂矿产资源采矿、选矿、碳酸锂冶炼建设、生产和运营。
但大为股份要明白一个常识,矿山开采需要完成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过程,不是拿到矿权就能开采。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大为股份本来的主营业务是做汽车零部件,一年营业收入不到10亿元。无论是高管背景还是董事会背景,都丝毫看不出与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关联。
一无新能源人才,二无矿山资源,三无充足资本,一个跨界企业凭什么完成从矿到整车的300亿大饼?又凭什么实现宁德时代、雅宝等行业龙头企业都未能完成的全产业链操盘?
在笔者看来,大为股份这则缺乏常识的公告有蹭热点的嫌疑。在公告披露的第二天(12月29日),公司股价一开始一字涨停,到尾盘突然炸板,放出3.86亿元的巨量(前一日成交额为3472万元)。
大为股份的“画大饼”行为也反映了信息披露亟待改进的现实,只顾披露投资的盘子有多大,却蜻蜓点水地选择性披露风险和项目可行性。公告内容越爆炸,对股价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意味着误导性越大。
笔者建议,应强化信息披露事后监管,加强对这类“画大饼”式公告的问询和关注力度;强化上市公司重大项目投资的进展追踪披露,不能只披露,不跟进。
相关文章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矫 月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呈现业绩两极分化的窘状: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业绩大涨;另一方面,下游电池生产商业绩下滑,并连带新能源汽车生产商2025-07-07
皖维高新营销中心销售一部部长内幕交易公司股票 被安徽证监局罚没82万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安徽证监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行政处罚决定书〔2022〕3号当事人:王胜军,男,1977年8月出生,住址: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2025-07-07- 来源:财经为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助企纾困力度,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缴存人共同渡过难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因受2025-07-07
- 当地时间5月23日晚间,希腊公共天然气公司表示,已经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支付四月份的天然气采购费用。消息称,该笔款项使用欧元结算,并按照欧盟的相关指导方针进行交易。总台记者 李冠男)2025-07-07
-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昨日重磅开幕,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会上表示,金融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2025-07-07
- 在此轮疫情及封控措施之下,身处金融要素集聚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融机构的业务运行受到了多大的影响?复工复产之后,金融机构又有哪些打算?5月上旬,第一财经联合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面向上海金融机构发放《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