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三天三检本市正面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今起进返京人防控形势,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员须时刻。昨天下午,落地北京市第42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三天三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起进返京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是员须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传播速度快、落地隐匿性强,三天三检病毒传代时间平均约为2天。今起进返京人疫情形势严峻,员须本市倡导疫情严重区域实行弹性上班、落地降低到岗率、三天三检线上教学、今起进返京人公共场所预约限流等措施。员须从今天起,本市对所有进返京人员实行落地“三天三检”,抵京后前三天每天需完成1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
奥密克戎BF.7变异株
是本轮主要毒株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通报,11月21日0时至15时,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16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274例、社会面筛查人员42例;朝阳区146例,昌平区53例,大兴区26例,丰台区23例,海淀区18例,东城区11例,西城区、通州区各9例,顺义区8例,石景山区、门头沟区各4例,经济技术开发区2例,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各1例;轻型36例、无症状感染者280例。
刘晓峰表示,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基因测序分析,奥密克戎BF.7变异株是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病毒传代时间平均约为2天。自京外商贸城输入病例以来,引发了养老院、工地、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聚集性疫情,并在朝阳东坝、安贞、金盏以及通州台湖、昌平沙河等地形成区域传播。11月18日至20日,报告病例数较多的区是朝阳区、昌平区、海淀区、丰台区、通州区,共涉及214个街乡。
倡导疫情严重区域
实行弹性上班等措施
刘晓峰表示,当前本市疫情持续处于高位,呈快速上升态势,地区差异明显,本市面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防控形势,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紧、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狠抓各项防控工作落实。
要进一步强化疫情严重区域属地责任,降低社会流动,倡导疫情严重区域实行弹性上班、降低到岗率、线上教学、公共场所预约限流等措施,切实落实区域核酸筛查,有序安排,避免扎堆;要进一步加强风险人员和风险点位排查管控,做好高风险区规范管理和服务保障,注重人员密集场所防疫管理,及时有效高质量落实重点环节各项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刘晓峰表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间节点,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理解、支持和配合各项防疫措施。他再次提醒市民朋友提高防护意识,履行防疫责任,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聚餐聚会,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保护好家中的老年人及患有基础病的家人,积极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免疫,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进返京人员未完成“三检”
将弹窗提示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本市连续出现输入病例,为进一步做好首都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从11月22日起,本市对所有进返京人员实行落地“三天三检”,抵京后前三天每天需完成1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抵京24小时内未完成第一次检测、抵京满3天未完成第三次检测的,“北京健康宝”将弹窗提示,请尽快进行核酸检测,完成检测后即可解除。
此外,徐和建表示,本市将根据进返京客流情况,适当增设24小时核酸采样点,优化核酸采样点位选址,方便大家进行检测。“请大家配合落实首都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落地‘三天三检’,7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未落实防疫措施引发疫情传播的,将承担法律责任。让我们共同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屏障,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徐和建说。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顶: 4踩: 1
今起进返京人员须落地“三天三检”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15:21:31
相关文章
- 2022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发布
- 又现新基金发行失败 一只小微基金也遭遇困境
- 浦发银行再现疲态前三季净利再降近3% 营业成本高居不下业绩增速掉队股份行
- “砂子”被爆炒,石英股份净利大涨2倍,股价暴涨140%,狂欢还能持续吗?
- 缺货程度堪比首发!iPhone 14 Pro发货已延期至2023年
- 广州市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执纪执法,强化监督协作:整治突出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
- 42家上市银行合赚1.59万亿元,谁赚得多?谁增速快?
- 询价发行 锁价定增 二次挂牌 北交所融资工具渐次落地 更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
- 银行涉房贷款大盘点:上半年不良攀升,但季度不良生成高点已经过去?
- 财政部:加大中央基建投资对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支持力度
评论专区